前言

2023年原本是恢复正常和剧烈反弹的预期,然而现实的巨大反差打乱了行业的规划,过去的一年我们听到了看到了很多不好的消息;在这些氛围之下,我们仍然找到了一些增长和向好的中国企业,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热卖,Temu在全球的高歌猛进。商战的核心就是“卖不同”或“卖低价”,这两个结果恰恰敏捷团队更擅长实现。

三年以来,我们的调研样本量逐年持续增加,背书机构与支持单位越来越多,也加入了更多专业的专家团成员,经过大家一个季度的研究与打磨,《2023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现正式与大家见面。

PingCode、老布谈敏捷通过三年的企业敏捷实践数据对比,从20年到23年,对近300份真实敏捷实践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发现了中国企业在推动敏捷实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从中总结出敏捷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形势和方向,希望可以给处于敏捷转型过程中以及打算敏捷转型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样本数量、质量创新高
回收问卷量较去年提高
24%
1000
问卷回收总量突破
849
有效样本量
深度访谈量较去年提高
21%
88
回收深度问卷量
85
敏捷专家1v1语音访谈
调研范围覆盖全国城市达
44
73.8%
位于一线城市
10个国家
部分调研人员分布

受访者涵盖20个主流行业,较去年的16个行业也有明显提升

受访者的企业规模分布在10人的初创企业到5000人的大型集团,2023年最大的变化是300人以上的中大型企业的比例从66%升高到73%,受访者岗位涵盖了开发团队,项目经理,Scrum Master,产品经理,职级包括基层,中层和高层;外部顾问与内部成员视角兼顾。

更广泛、专业的采样渠道
更专业的专家团

21位行业敏捷专家亲自参与案例评选和内容编写
(排名不分先后)

更前沿的数据洞察

通过调研、对比了20余组客观题,交叉分析后,从各个维度得出了30余组数据,展现了近三年来企业敏捷实践的效果和结论。

  • 敏捷已被广泛接受,且在企业中切实推广落地

    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团队都开始尝试和使用敏捷方法,敏捷转型逐步进入深水区,56%的被调研企业实施敏捷时间超过3年,66%的企业敏捷实施团队占比过半。
  • 汽车、新能源领域敏捷实施效果比较显著

    根据三年以来的数据对比,实施敏捷的企业中,大规模团队在逐年增加(5000人),小型团队在减少,但是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其中汽车、新能源等行业有明显效果。
  • 敏捷项目管理工具成为企业敏捷实践转型的更重要因素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敏捷项目管理工具在中国企业敏捷实践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采用规模化敏捷框架

    23年调研结果显示,有86%的中国企业选择使用规模化敏捷框架,与去年相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采用规模化敏捷框架来提高开发效率和响应速度,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用户需求。
  • 用户满意度和交付的商业价值是敏捷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用户满意度和交付的商业价值连续三年都被认可为判断敏捷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企业内不同管理层级和角色对敏捷的收益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更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市场环境不断波动的情况下,仍有一些领域的企业突出重围,通过敏捷实践的方式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占领市场优势。

权威敏捷专家分析、整理主流行业的典型敏捷实践案例,总结问题与经验,共同探讨、总结敏捷的未来发展形势,帮助更多的读者、企业规划方向。

更权威的“敏捷成熟度模型”V3.0
  • 20位行业敏捷专家基于敏捷实践多年来经验共创,并在此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完善的标准制定
  • 围绕敏捷实践八个模块,从一星到五星给出评价标准:
  • 客户价值
    认准目标客户才能确保敏捷实践的结果是有价值的
    组织架构
    合理灵活的组织形态能够促进敏捷的生发和演变
    自驱团队
    结合客户行业企业自身优势的自组织管理才是有效的
    高效工具
    不断将频频发生的低效状态应用工具解决从而释放团队创造性
    需求管理
    高质量需求直接确保团队价值的持续输出
    质量管理
    过程性预防性全面性的质量控制方法不仅输出价值还减少浪费
    发布管理
    高频率固定周期的发布节奏不仅团队获益而且赢得客户信任
    反馈管理
    听取客户和市场的反馈确保产品找到方向和帮助团队找到成就

    自我定位、少走弯路,模型作为指南,帮助读者与行业对比,查遗补缺,日臻完善。